打人的三個光背男孩已經被媒體貼上了“牯嶺街少年”的標簽,打人的視頻還在網上流傳,行凶者的母親希望能夠當面道歉,群毆者戾從何來的反思遠遠沒有結束。
  5月23日下午,發生在北京朝陽區奶西村村頭的這一幕青少年暴力事件讓人不忍回憶。三名圍毆者的年齡也不過15歲,最大的才17歲,當他們結束拳打腳踢,搬起偌大的石頭把被毆者砸暈的那一瞬,他們的內心到底有沒有一絲恐懼?被群毆的少年只有十三四歲,如果不是因為三名圍毆者呈現出的極端暴力色彩,他們分明也是這個社會中的弱者。
  “弱者憤怒,抽刀向更弱者。”這些年我們耳聞目睹的青少年暴力事件並不少。2013年底,廣東河源7名同校女生將一女同學脫光衣服後暴打侮辱,摁到馬桶內喝廁水;2014年3月4日,海南屯昌縣烏坡鎮烏坡中學初一女生遭同年級11名女同學圍毆,被扒了衣服拍視頻錄像;2014年4月17日,東莞石龍鎮第三中學一名學生被同班的幾名同學欺負,不僅被打,還被逼吃臟布、脫褲子……奶西村村頭的這一幕與其他青少年暴力事件並無本質不同,只是群毆發生地奶西村是個“大名鼎鼎”的地方,曾經兩起轟動一時的涉及北京外來人員的新聞都與它有關。
  騰訊網“今日話題”欄目重點剖析了奶西村的特殊生態。大概從2006年開始,奶西村就頻頻以進京務工外地人聚居的城鄉結合部姿態見諸媒體。2012年一個官方數據是,奶西村村域面積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11人,居住的流動人口30015人,出租房屋14210間。於是,這裡的外鄉人,特別是孩子們的邊緣化生態越演越烈,發生青少年暴戾似乎不再那麼“稀奇”。
  青少年的問題從來都不只是青少年的問題,如果一個社會的安全籬笆沒有扎緊,“問題少年”終究會鑽孔而出。引發青少年暴力的誘因是多方面的,社會教育的失敗、所屬群體被邊緣化,最終導致這些問題少年的社會價值觀被扭曲。“人在江湖漂,誰能不挨刀”,習慣暴力、迷信暴力,甚至炫耀暴力,都成為他們行走社會的準則。縱觀每一起青少年暴力事件,施諸暴力的原因無非都是一些瑣屑小事,解決之道卻是“暴力至上”。對文明規則的尊崇,似乎從來不存在於這些孩子的心中。
  所以,從技術的角度講,我們是不是應該靠加大法律懲處力度來終結青少年暴力犯罪?對此,有媒體呼籲“應設立‘暴行罪’,向暴力打人說不”,讓打人者認識到可能要付出的刑法成本,這樣才能大大減少社會中的戾氣。
  教育的失敗、法律的殘缺,諸如此類原因已被媒體剖析得太多。到底如何終結此類青少年暴力事件,《東方早報》評論員沈彬在他的評論文章《正視我們的“牯嶺街少年”》中指出:“頭痛醫頭,僅僅嚴懲已曝光的個案中的凶手,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必須全面正視客觀的霸凌(人與人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問題,才能徹底調查問題的發生機制和危害,才能給出一攬子預警、處理以及懲罰方案。”沈彬以歐美、日本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為例,較為詳細地介紹了這些國家和地區對霸凌問題的研究與應對。反觀中國大陸,我們的輿論空間中對發生在身邊的校園內外的霸凌事件卻出現了失語,既沒有權威調查指出霸凌的危害程度,也缺乏完善的應對機制。
  青少年暴力事件到底會帶來怎樣的危害?其實它的危害程度遠遠超出校園以及青少年本身,危及到社會生態。幾年前,在校園暴力事件剛剛成為“媒體熱點”時,旅美學者徐賁就曾指出,如果學校不對學生做有關欺凌傷害的教育,學生就有可能把它當作一種人際關係常態,在成長過程中,將它有意無意帶到社會中去,使之成為一種社會常態。欺凌以霸道為“本事”、以不講理為“能耐”。欺凌進入社會,社會就會治安惡化、黑勢力橫行。欺凌以孤立和排斥受害人為手段,以大多數的沉默為條件。欺凌一旦成為社會普遍規範,社會便不再寬容,少數人便難以自保。在欺凌當道的社會裡,誰狠,大家就得聽誰的,排斥異己變得天經地義,社會正義感也變得普遍麻木。
  以此觀照奶西村裡的少年們,他們乃至他們的家人對於各種欺凌已經麻木。當記者在奶西村採訪時,看著記者提供的視頻截圖,村裡孩子們的反應多少有些平淡,他們更關心的多是“他打了別人還是被別人打了”。“歲數大的肯定要欺負歲數小的”。雖然多數孩子都認為“打人”不對,但已習慣了這種現象的存在。這些習慣了“欺凌與被欺凌”的孩子,將來走向社會後又會以怎樣的行動回報社會?想來不免讓人觸目驚心。
  一個和諧的社會需要有正派的公民,正派的行為是從小培養的。而對於奶西村以及更多類似奶西村這樣的少年們,誰又來培養他們?媒體輿論在剖析這起暴力事件時也無不糾結,一方面將施暴者歸於“漂二代”,他們在權利泥沼中像野草般無序地生長著;另一方面,他們又是奉行叢林法則的“古惑仔”, 任由暴力成為青春里的殘酷色彩。而說到底,這是一個被遺忘被忽視的群體的自我沉淪。
  對暴力零容忍,這是社會公序良俗的底線。但具體到奶西村少年身上,穿越憤怒以及對暴力迷信的撻伐,喚回那些被扭曲的少年的社會價值觀,恐怕才是最有價值的關註。個體之惡不縱容,社會之傷不迴避,應對青少年欺凌事件、拯救這些迷陷於暴力之中的“牯嶺街少年”,從來都不是某一人的家事,而是社會之國事。
  陳方(河北 編輯)  (原標題:拯救暴力生態中的沉淪少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05apmgz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